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6:41:06  浏览:83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

财文资[2012]9号


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

  为规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下简称资本预算)管理,明确支持重点,依据现行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特发布本通知。

  一、指导思想

  中央文化企业资本预算支出管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业全面振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适用范围和管理原则

  本通知适用于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已纳入中央资本预算实施范围的中央文化企业。资本预算支出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扶优扶强。资本预算支出要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及企业集团。

  (二)突出重点。资本预算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结合当年财力,优先支持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重大项目,以及符合本通知重点支持方向的项目。

  (三)注重效益。资本预算项目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资本预算支出重点

  (一)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主要支持中央文化企业作为兼并主体,通过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所有权、控股权,或通过合并成立新企业。鼓励拥有多家出版社的部门(单位),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出版资源组建出版集团公司。鼓励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出版社,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组合的原则,组建出版集团公司。对于企业为取得被兼并企业的直接支出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

  (二)推进文化科技和内容创新。主要支持中央文化企业进行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数字出版、网络传播平台、移动多媒体等项目建设,进行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的文化原创产品生产,以及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推动本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的关键技术研发。对于项目建设、产品生产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对于技术研发,采取费用性支出方式支持。

  (三)推动文化“走出去”。支持具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央文化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建设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对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建设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

  四、资本预算编制与审批

  按照现行资本预算管理制度要求,财政部(文资办)指导中央文化企业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编报布置。每年6月下旬,财政部(文资办)根据编报年度中央资本预算建议草案相关通知要求,向中央文化企业下达资本预算支出项目计划编制通知,组织编报下一年度资本预算支出项目计划。

  (二)项目申报。每年7月下旬,中央文化企业根据通知要求,按企业级次逐级编报资本预算支出项目计划,确保各项数据准确、真实和完整,经汇总后报送财政部(文资办),并抄送财政部(企业司)。

  (三)项目审核。每年9月下旬,财政部(文资办)根据财政部(企业司)确定的年度中央文化企业资本预算编制数,按统筹兼顾与重点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审核中央文化企业资本预算支出项目,对于重大项目,可以组织专家或者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审核完成后,编制资本预算建议草案,报送财政部(企业司)。

  (四)预算批复。财政部(文资办)根据财政部(企业司)批复的中央文化企业资本预算,批复中央文化企业。

  五、资本预算执行与决算

  (一)中央文化企业收到资本预算资金后,纳入本企业预算管理,按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处理。每季度向财政部(文资办)报送资本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资本预算支出进度。

  (二)对于确需做出调整的资本预算,中央文化企业于预算执行年度7月底前向财政部(文资办)提交预算调整申请,财政部(文资办)审核后,报财政部(企业司)。审核通过的调整事项,财政部(文资办)批复中央文化企业。

  (三)财政部(文资办)根据各项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申报的预算项目,建立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中央文化企业在资本预算项目完成后,及时向财政部(文资办)提交项目结项报告,财政部(文资办)审核后,报财政部(企业司)。

  (四)每年3月底前,中央文化企业编制上一年度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报告,全面说明本企业资本预算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项目管理相关措施,报财政部(文资办)。财政部(文资办)编制中央文化企业资本决算草案,报财政部(企业司)。

  六、资本预算项目绩效考评与资金监督检查

  (一)财政部(文资办)负责指导中央文化企业开展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资本预算的重要参考。

  (二)中央文化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资本预算资金,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财政部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中央文化企业违规使用资本预算资金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相关规定处理。



  财政部

  2012年7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鞍山市困难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


鞍山市困难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步伐,不断满足困难企业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困难企业及其职工要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须由企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并提供参加医疗保险所需的相关资料及企业经营状况的报告。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经济贸易委员会根据企业经营等相关情况,按财政年度进行审核认定,审核认定的结论当年有效。
第三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企业,视为困难企业:
(一)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或连续两年严重亏损,当年连续停发职工工资6个月以上;当年其他月份企业职工实际领取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
(二)已参加养老、失业社会保险统筹,经有关部门核实认定无力足额缴纳保费的企业。
第四条 困难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
(一)参保企业为全体参保人员按本企业上一年度每人应发工资总额的5%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该企业每人应发工资低于本市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社会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要参加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2002年,有能力缴费的参保困难企业要为职工缴纳22元,职工个人(包括退休职工)缴纳22元;从2003年起,参保困难企业要按照当年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缴费;对无能力缴纳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的困难企业,职工一个人(包括退休职工)可以全部缴纳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费。
(三)对无能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困难企业,也可以由企业同职工协商,采取以企业为单位、全体职工个人自愿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方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全部缴纳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费。
第五条 困难企业职工参保管理办法
(一)困难企业的参保职工个人不缴费,不建立个人帐户,单位缴纳部分的医疗保险费全部用于建立统筹基金,并从缴费之日起,本人只享受《鞍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规定的统筹基金给付的相关待遇。
(二)困难企业参保职工住院后发生的超限额医疗费,凭医院开具的结算单据,到商业保险公司在社会保险局设立的超限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窗口办理报销手续。
第六条 对有能力缴费但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比例超过30%的企业,超出的部分由参保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调剂金。[调剂金=(退休人数—在职人数×30%)X在职职工人均缴费额]
第七条 困难企业要按如下规定缴费:
(一)困难企业须按时足额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不得拖欠、拒缴。逾期不缴的,立即停止其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并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按日加收2‰滞纳金。已拖欠保费单位再续保时,应如数补缴拖欠费用及滞纳金,方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凡滞后、延迟缴费的,办理补缴手续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
(二)参保人在住院期间,用人单位发生拖欠保费的,一切费用应由参保人个人现金全部支付,待参保单位补缴保费和滞纳金后,按有关政策办理报销。其报销最高额度不能超过所补缴保费和滞纳金总和,剩余部分由参保单位承担,否则费用完全由参保单位承担。
第八条 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可按照《鞍山市城镇个体劳功者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02年8月1日起实施。

鞍山市人民政府

加强省级财政支出管理暂行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加强省级财政支出管理暂行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甘肃省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为了进一步加强省级支出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省级预算经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时,必须按法定程序,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二条 省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预算采取零基预算编制办法。人员经费按照国家和省上核定的编制和标准确定,并根据省上出台的增资政策及时进行调整;公务费、业务费按照确定的标准核定,参照物价水平和财力适当进行调整;专项经费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分轻重
缓急,逐项核定。
第三条 省级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咨询中心、报社、杂志社和社会中介机构,各类协会、学会、基金会、研究会、联谊会以及理事会、促进会等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除国家和省上规定有行政编制、且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外,财政一律不供给经费。
第四条 凡不属于行政职能范围内的各种形式庆典、纪念、联谊、展览、展销等活动及个人出书省财政不予核拨经费。
第五条 省级财政支出预算中安排的各类专项经费,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确定,财政监督使用。在年初分配资金时要留有余地,以保证年度预算执行中不可预料的各种急需支出。各类省级专项资金一般应于每年11月底前全部安排完毕,年底除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其它专项
资金不予结转。中央各类专项,11月底以前下达的一般应在当年预算中安排执行;12月份下达的,也应尽力在当年预算中安排执行。
第六条 凡需提请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确定在当年支出预算中安排经费的,会前,用款部门(单位)须先与省财政厅协商一致,重大事项要先报请主管省长同意,并按协商后的意见提交有关会议研究确定。
第七条 省级各部门、各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由省计委在当年基建预算中统筹安排。除已安排项目外,省财政不再安排或参与新的项目拼盘。
第八条 省级各部门、各单位申请使用省财政厅管理的专项资金时,要严格按照预算级次、行文程序对口行文,归口申报,并就用款理由、计划规模、预期效益等事项作详细说明。省财政厅要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在省级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调剂解决。
因政策性因素或特殊情况确需追加的重大支出,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通过动支省级预备费、收入超收、压缩支出或争取中央支持,尽力予以安排。
第九条 省级预备费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及其它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一般上半年不予动用。动支预备费时,由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后,报省政府审批。
第十条 地县事权范围内的各类支出,由地县财政统筹安排解决。确需省上帮助解决的救灾、救急等特殊问题,各地(州、市)行署(政府)或财政部门须正式行文上报,由省财政厅按照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办理。此外,任何单位和部门的申请报告原则上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 经审核同意追加的临时性补助或经费,要严格按预算级次和规定的帐户及时办理资金划拨手续。对地县的各类补助资金均通过地县财政部门正式行文通知,并按预算级次拨款。
第十二条 各部门(单位)对预算追加的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要根据自筹资金和财政核拨经费数组织项目实施,不得挤占正常经费和其它专项经费。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要会同主管部门定期对专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资金使用效果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可适当给予奖励。对由于管理不善造成项目超支的资金缺口,一律不予弥补。对虚报冒领,挪用专项资金或由于主观
原因造成项目延期或达不到预期要求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收回专项资金或相应扣减正常经费。触犯刑律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省级当年超收和调整收入预算增加的财力,主要用于弥补年初预算经常性支出缺口、解决新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和消化历年财政赤字挂帐。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省级支出管理中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1999年8月3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