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关账户规范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2:12:03  浏览:862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关账户规范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关账户规范工作的通知

证监发[2007]110号


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为全面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各证券公司按照新《证券法》的要求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全面推进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配套工作,规范账户管理不仅是全面实现第三方存管的前提,也是提高证券公司投资者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基础,对于提高证券市场透明度,增强监管工作有效性和落实《反洗钱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统一安排、分散实施,平稳推进”的原则,现将账户规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休眠账户另库存放,激活规范后恢复使用
  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沉积了一批账户资产低于交易要求、长期不使用的休眠账户。这些休眠账户不仅挤占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和证券公司的系统资源,制约市场运行效率,还直接影响了第三方存管工作的推进。为合理使用系统资源,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全面推进第三方存管工作,需要对休眠账户另库存放,妥善处理,即让休眠账户暂时退出交易领域,单独存放管理,待投资者申请使用时,经核实并规范账户后予以激活,激活后恢复使用。
  (一)登记结算公司应当制定休眠账户的标准和处理办法,规定另库存放的时间期限、具体方式、实施程序和恢复使用的激活流程,并及时向市场公告。另库存放的休眠账户,投资者可按现行做法持本人身份证件办理查询手续;经投资者申请并规范后予以激活,激活后次日应可恢复使用。
  (二)证券交易所应当根据登记结算公司提交的休眠账户明细资料,在交易系统中做相应的技术处理。休眠账户激活后应及时恢复交易功能。
  (三)各证监局要督促指导证券公司根据登记结算公司关于休眠账户的标准和处理办法,以及第三方存管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进度,制定休眠账户另库存放、规范激活后恢复使用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并将休眠账户另库存放的时间安排及恢复使用的激活方式等内容及时公告。证券公司应当明确告知投资者仍可按照现行做法查询休眠账户信息,并应依法妥善保存休眠账户的客户资料,履行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义务。
  二、规范不合格账户,分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合格账户是指开户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投资者身份真实,资产权属关系清晰,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实名对应,符合账户相关规定的账户。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账户为不合格账户。通过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第三方存管工作,对历史上存在的不合格账户的规范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按照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不合格账户问题。
  (一)登记结算公司应制定并公布不合格账户的规范办法,规定规范不合格账户的时间期限、具体方式和实施程序。对不合格账户,要求证券公司视不同情况逐步采取限制转托管(转指定)、限制存取款、限制买入等控制措施。对于未按期规范的不合格账户要另库存放,中止交易,完全符合合格账户条件后,方可恢复使用;对于资产余额为零的不合格账户要按有关规定在登记结算公司办理注销手续。
  (二)证券交易所应该加强对不合格账户的一线监控。对在账户规范期间发生异常交易的不合格账户,应当按规定及时采取限制措施。对未按期规范的不合格账户,应当根据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账户明细资料,采取相应技术处理,中止交易;对不合格账户在规范过程中涉及的交易需求,要研究在现行交易规则范围内,提出相应的配套安排,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的影响。
  (三)各证监局要督促证券公司根据登记结算公司关于不合格账户的处理办法,结合第三方存管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不合格账户规范的具体工作方案。要求证券公司及时公告对不合格账户的规范措施和时间安排等信息。各证券公司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不合格账户分类处理,逐步采取限制转托管(转指定)、限制存取款、限制买入等措施;对资产余额为零的不合格账户应按照登记结算公司的有关规定办理注销手续;对规范过程中已撤销指定或已转托管的不合格账户信息,应及时报送登记结算公司,统一监控;对未按期完成规范的不合格账户,应另库存放、中止交易,并将账户明细报送登记结算公司和公司所在地证监局;对于中止交易的账户,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进行规范,完全符合合格账户条件的可恢复使用。证券公司应依法妥善保存不合格账户的客户资料,履行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义务。
  三、严格新开账户管理,防止出现新的不合格账户
  在解决现有不合格账户问题的同时,要严格新开账户管理,防止出现新增不合格账户。要进一步健全证券账户管理规则,完善资金账户管理办法,建立账户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登记结算公司要加强对证券公司开户代理业务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新开不合格账户责任人的处理力度, 及时采取内部通报、公开谴责,直至暂停、取消开户代理机构相关业务资格等措施。发现新的不合格账户要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证监局。
  (二)证券交易所要加强对证券交易活动的一线监管。对发现的异常交易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要求相关证券公司予以配合;对调查中发现的新的不合格账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要求证券公司立即予以纠正,并通报登记结算公司和相关证监局。
  (三)各证监局要定期对证券公司账户开立与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核实,督促指导证券公司严把“开户关”。要督促证券公司健全账户开立与复核工作制度和流程,切实履行对投资者身份资料的审核职责,做到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实名对应,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坚决杜绝接收和使用新的不合格账户,发现不合格账户要及时纠正,并向登记结算公司和相关证监局报告;要求证券公司结合投资者服务工作,完善账户日常管理制度,加强账户管理工作的内部检查,及时向登记结算公司报送证券账户的更新信息,对投资者名称、身份证件号码、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的日常维护要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并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实,核实情况要报告登记结算公司和相关证监局。
  各证监局要督促指导辖区内证券公司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结合各公司已确定的第三方存管方案和工作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依法、合规、平稳、准确地开展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的规范工作;对休眠账户、不合格账户所涉及的资金账户,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并在公司交易系统和存管银行进行配套处理。对未按要求落实的证券公司,应当视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我会将把账户规范工作作为下一年度证券公司评价与分类的重要项目,根据工作质量、进度分别予以加分或扣分。请各证监局对辖区各证券公司的相关情况如实进行监管记录和客观评估。
  特此通知。
  

二○○七年八月七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通知

劳动部 中国人民银行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通知
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中关于“《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由劳动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发”的规定,现统一制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各地区、部门原使用的《工资基金管理手册》,可继续使用到1989年12月底,从1990年1月起,一律使用
统一的《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一九九 年 度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 发薪日期______________
单位性质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
编制定员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核发机关(盖章):
《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使用规定
一、根据国务院1985年9月发布的《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和1989年3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的规定要求,特制定《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二、列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的工资总额范围,按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执行。
三、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均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只能在本单位进行现金结算的开户银行设立一个工资基金专户,并凭《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从工资基金专户中支取工资。
四、各基层单位都必须根据上级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编制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其中,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要将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和未纳入基数的燃料、原材料节约奖和副食品价格补贴以及新增效益工资等填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五、各基层单位编制的年度分季工资基金使用计划(表二),应附资金来源说明,报主管部门审核(基层单位的主管部门不在当地的,也可由当地劳动或人事部门代理审核,下同),并经同级劳动部门审核签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使用计划要会同人事部门审核签章);基层单
位分月按项目编制使用计划(表三),由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开户银行据此办理工资基金使用的支付手续。审批手续不全的,银行一律拒付。
六、国家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未下达前,主管部门对其所属基层单位,可按上年度同期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扣除其中应扣出的部分,分月核定后填入《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由开户银行监督支付,待国家年度工资总额计划下达后,在全年工资总额中统一核算。
七、各基层单位在不超过核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的前提下,可将当月节余的工资计划指标结转下月使用,但不允许下月的工资基金提前使用。
八、各基层单位累计提取工资总额需超过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时,必须按劳动工资计划审批程序报批,未经批准的不得超过计划提取工资。
九、《工资基金管理手册》系基层单位支取工资的重要凭证,由所在地劳动部门和人民银行核发。各单位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或自行涂改,每年一册,以旧换新。
表一 199 年工资总额计划
---------------------------------
| | | | 年末全部职工人数 | |
| | | |-----------| |
| | | | | |工资总额 |
| | | | | 其中: | |
|月|日| 项 目 | 合 计 | |合 计 |
| | | | |计划外用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甲 | 1 | 2 | 3 |
|-|-|---------|-----|-----|-----|
| | | 计划到达数 | | | |
|-|-|---------|-----|-----|-----|
| | | | 1、 | | | |
|-|-|调|-------|-----|-----|-----|
| | |整| 2、 | | | |
|-|-|后|-------|-----|-----|-----|
| | |计| 3、 | | | |
|-|-|划|-------|-----|-----|-----|
| | |到| 4、 | | | |
|-|-|达|-------|-----|-----|-----|
| | |数|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人、元
---------------------------------------
与经济效益挂钩浮 | |计划使用 | | | |
| | | |主 管| |
动(或含量包干) |未列入挂 |(+)或转 |审批机关 | | |
| | | |部 门|备 注|
的工资总额 |钩基数的 |入(-)工资| 及文号 | | |
-----------| | | |签 章| |
工资总额|计划新增 |工资总额 |增长基金 | | | |
| | | | | | |
基 数|效益工资 | | | |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宾栏(3)=(4)+(5)+(6)+(7),机关、事业单位和未实行工资
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不必填写宾栏(4)、(5)、(6)、(7)。

表二 199 年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
| | | | | 分季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月|日| 项 目 |工资总额|---------------
| | | |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
| | | 甲 | 1 | 2 | 3 | 4 |
|-|-|----------|----|----|----|----|
| | |本年工资总额使用计划| | | | |
|-|-|----------|----|----|----|----|
| | | | 1、 | | | | |
|-|-| |--------|----|----|----|----|
| | |调| 2、 | | | | |
|-|-|整|--------|----|----|----|----|
| | |后| 3、 | | | | |
|-|-|工|--------|----|----|----|----|
| | |资| 4、 | | | | |
|-|-|总|--------|----|----|----|----|
| | |额| 5、 | | | | |
|-|-|使|--------|----|----|----|----|
| | |用| | | | | |
|-|-|计|--------|----|----|----|----|
| | |划|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元
----------------------
|主管部|审核部门签章 | |
----| | |备 注|
第四季度|门签章|(劳动、人事)| |
----|---|-------|----|
5 | 6 | 7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企业单位的工资基金使用计划由劳动部门审核签章;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基金
使用计划由劳动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审核签章。
表三 199 年 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和支付记录
-----------------------------------
| | |
| |月初全部职工人数| 本月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 | |
| |--------|-----------------
| | |其中:计| | |奖金和计件|津贴、|
| |合 计| |计|标准工资| | |
| | |划外用工| | |超额工资 |补贴 |
|-------|---|----|-|----|-----|---|
| 甲 | 1 | 2 |3| 4 | 5 | 6 |
|-------|---|----|-|----|-----|---|
| 计划安排 | | | | | | |
|-------|---|----|-|----|-----|---|
| | 1、 | | | | | | |
| |-----|---|----|-|----|-----|---|
|调| 2、 | | | | | | |
|整|-----|---|----|-|----|-----|---|
|计| 3、 | | | | | | |
|划|-----|---|----|-|----|-----|---|
|安| 4、 | | | | | | |
|排|-----|---|----|-|----|-----|---|
| | 5、 | | | | | | |
-----------------------------------

单位:人、元
--------------------------
| 工资基金使 | | |
| | | |
| 用计划累计 |单位负责|主管部|
--------|-------| | |
加班加点| | |年初至|人签章 |门签章|
|其 它|本 季| | | |
工资 | | |本月止| | |
----|---|---|---|----|---|
7 | 8 | 9 | 10| 11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支 付 形 式 |本月支付|
| | 月 | 日| 摘 要 |------------| |
|支| | | |计|转帐和内扣|现 金|累 计|
| |---|--|--------|-|-----|----|----|
|付| | | | | | | |
| |---|--|--------|-|-----|----|----|
|记| | | | | | | |
| |---|--|--------|-|-----|----|----|
|录| | | | | | | |
| |------|--------|-|-----|----|----|
| | 月末结算 | | | | | |
-------------------------------------
-------------
年初至本月| |
|开户银行签章|
止支付累计| |
-----|------|
| |
-----|------|
| |
-----|------|
| |
-----|------|
| |
-------------



1989年9月23日

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

(2010年9月30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管理及物流经营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现代物流业是指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现代物流业促进工作的领导,将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物流业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物流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对物流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鼓励成立物流行业协会,支持物流行业协会开展工作。

物流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在物流规划、政策建议、行业自律、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会同物流主管部门,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物流专项规划。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省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组织制定本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港口规划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强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城乡流通效率。

第八条 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对接。

第九条 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积极推动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陆地港建设,大力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以及适应国际中转、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涉及物流业发展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使用。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安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以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主要用于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工业企业物流外包、重点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业发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进、国际海运新航线开辟、物流技术改造升级、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物流发展研究以及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其他项目。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中应当体现物流业用地布局。

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的物流企业物流项目用地、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享受工业用地政策。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物流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在本地区土地储备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内安排。

第十二条 经贸、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加快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企业信息系统、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同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以及其他应用信息平台对接。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协调和指导,负责做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相关的信息管理、信息安全、共享范围、数据保密、信用认证等制度规范工作。

第十三条 物流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推进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引导物流企业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

第十四条 科技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研究开发的投入,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物流企业开展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设备、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开发,推进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促进物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第十五条 教育、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物流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物流人才的机制,培养物流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第十六条 供电部门对从事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的物流企业的用电,优先给予保障。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停靠提供便利。

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部门应当建立便捷的通关方式,为物流企业通关提供优质服务。对闽台直航货物通关,可以根据口岸实际,设立专用通道、专用窗口和专用查验区。

第十七条 工业、商贸、物流企业应当建立物流统计台帐,填报物流统计及核算报表,及时报送物流统计数据。

统计部门负责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审批,核算结果的审核。物流主管部门负责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会同统计部门定期公布物流统计信息,具体工作可以委托物流行业协会承担。

第十八条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工贸企业外包原材料采购供应、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推动生产和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对接成功的项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扶持。

第十九条 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物流企业应当开展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

第二十条 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系统,行业协会及有条件的企业投资建设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鼓励物流企业引进现代物流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引进符合条件的物流人才享受本省引进人才的有关政策待遇。

鼓励、引导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加强与境内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

第二十一条 积极发展货代、船代、报关、报检等物流中介服务组织,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第二十二条 鼓励台湾企业来闽投资建设、经营物流基础设施,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

鼓励台湾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依托临港工业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依托沿海对台贸易市场和主要批发市场以及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商品货物集散中心。

支持在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集中区设立海关保税物流中心。

第二十三条 鼓励、支持本省物流企业与台湾物流企业开展运输、代理、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的分工与协作,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人才和资金,扩大经营范围,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支持本省物流企业赴台湾设立办事机构及营业性机构。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物流企业赴台投资的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四条 鼓励、支持闽台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联系协商机制,在物流标准化建设、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